
非吸烟者是指不吸烟的人,而非酗酒者是指不酗酒的人。这两个术语经常被用来描述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因为吸烟和酗酒都与各种健康问题有关。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非吸烟者的健康益处
- 降低患肺癌、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 牙齿和牙龈更健康
- 皮肤更健康
- 肺部功能更好
- 怀孕和生育风险更低
非酗酒者的健康益处
- 降低患肝病、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 更好的认知功能
- 更健康的情绪
- 更好的睡眠
- 更健康的体重
如何戒烟和戒酒
戒烟和戒酒可能很困难,但这是改善健康的好方法。有很多资源可以帮助你戒烟和戒酒,包括:戒烟热线戒酒支持小组治疗师或辅导员如果你正在考虑戒烟或戒酒,最好咨询医生。他们可以帮助你制定一个戒断计划,并为你提供支持。结论
非吸烟者和非酗酒者比吸烟者和酗酒者享有许多健康益处。如果你想改善健康,戒烟和戒酒是你可以采取的最好的措施之一。
为何如此迷念酒精跟尼古丁?
科学家论证“烟酒不分家”,烟民往往亦是酒鬼 统计表明,90%以上的酗酒者同时抽烟,相比之下只有不到30%的非酗酒者抽烟;几乎每一个每天消耗两包或更多香烟的“烟鬼”同时也是酗酒者,而香烟的消耗量随着酒精的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 1 烟鬼多为酗酒者 人类滥用药物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长。 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曾有一篇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在演讲中,鲁迅先生考证了魏晋时代以吃五石散为标志的名士派和以酗酒发狂为标志的竹林派的起源。 如今出现了更多的成瘾品,香烟则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 同样普遍的是所谓的“多重药物滥用”问题。 研究表明,对其中一种药物上瘾者很可能对其他的药物也有依赖性。 其中最明显的是酒精和尼古丁之间的关联性。 我们早已知道吸烟和酗酒往往同时出现,统计表明,90%以上的酗酒者同时抽烟,相比之下只有不到30%的非酗酒者抽烟;几乎每一个每天消耗两包或更多香烟的“烟鬼”同时也是酗酒者,而香烟的消耗量随着酒精的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 对此,走入任何一个酒吧,你就能理解中国人称之为“烟酒不分家”这句话的形象和精辟。 也有一些科学家尝试提出相关的理论去解释这一现象,包括推测酗酒和吸烟由同样的基因控制,或者存在着“上瘾人格”对滥用药物特别容易上瘾,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些观点。 直到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才发现了其中的生物医学机制。 2 尼古丁对酒精有抑制作用 为了辨认出尼古丁和酒精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者们将一群雌鼠分为两组,一组注射酒精,另一组注射同样剂量的酒精和一定剂量的尼古丁。 研究者发现,注射尼古丁的一组雌鼠的血液酒精浓度(BAC)峰值明显低于没有注射尼古丁的一组雌鼠。 另一方面,当酒精被注射到胃部时,BAC的下降效应要比将酒精注射到腹腔的其他部位更明显。 研究者们因此得出结论,当以口腔???胃这一消化系统摄入酒精时,如果同时摄入一定比例的尼古丁,则其血液酒精浓度峰值将下降。 原来,人类主要通过肠道吸收酒精,而尼古丁恰好延缓了酒精从胃进入肠道的过程,这使得大量的酒精分子在胃中反应,因为胃对酒精的吸收能力有限,从而减少了进入血液的酒精量。 因此,摄入者的“酒意”将被抑制。 对于那些带着一定期望值喝酒的人,尤其是那些并不经常喝,一旦喝起来就毫无节制的人而言,意味着要想喝到他们预想的状态,他们必须喝下比平常更多的酒。 实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3 酒鬼多死于香烟手上 《美国医学会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和人们通常认为的不一样,死于吸烟引发的疾病的酗酒者人数,要高于死于酗酒引发的疾病的人数。 领导这项研究的赫特博士通过研究20世纪80年代一个戒酒组织的档案发现,在845名登记的酗酒者中,75%的人有吸香烟的习惯,8%的人曾经吸烟,3%的人抽烟斗或雪茄。 十年后,赫特博士收集到其中222名过世者的死因,发现其中50%死于吸烟引发的疾病,而死于酗酒引发的疾病只占34%.赫特博士进一步指出,在各种滥用药物者中,吸烟导致的累计死亡率是48%,是滥用药物平均死亡率的2.5倍。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戒酒无名会的两位创建者:BillW和Bob博士。 戒酒无名会(AlcoholicsAnonymous)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酗酒互助机构,1935年成立于俄亥俄州,总部设在纽约,其宗旨是通过酗酒者相互帮助,鼓励而戒酒。 两位创建者中,BillW是一名大烟鬼,他早年成功地摆脱了酗酒的恶习,但直到其去世前一年才成功戒烟。 当然这已经太晚了,BillW最终因肺癌去世。 至于Bob博士则是一名雪茄爱好者,他最终死于喉癌。 4 酒鬼戒烟?烟民戒酒? 在过去,治疗酗酒的组织考虑到同时让病人摆脱多种成瘾品的不利条件,一般不会建议病人在戒酒的同时戒烟,但此项研究发表后,意味着这个问题需要被加以重视。 佛蒙特大学的一个研究表明:许多吸烟的人染上酗酒的习惯,可能是因为吸烟让人兴奋,而酒精让人放松。 烟民潜意识中为了防止自己过度兴奋而需要酒精来平衡。 据领导这项研究的休斯教授表示,许多有酗酒历史的烟民都流露出自己并不“享受”吸烟,但他们摄入的尼古丁分量却比一般人更大。 这是一项令人困惑的研究,休斯教授总结道,许多烟民喝酒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喝酒,而或许只是因为身体的兴奋程度需要平衡;可能出于同样的原因,酒鬼中吸烟的比例也比较高。 因此,休斯教授建议对于酒鬼和烟民而言,戒烟和戒酒是相辅相成应该同步进行,至少不能偏废某一方面。 而且,人们早已知道,酒精会溶解于烟焦油中,促使致癌物质转移到细胞膜内。 统计显示,口腔癌有70%与吸烟和喝酒双管齐下有关联。 最严重的是,烟酒同时进行使肝脏代谢功能只能顾及清除酒精而很难顾及其他,致使烟草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内停留数小时甚至几天,加重了对身体的危害程度。 ■链接?饭后一根烟 与“烟酒不分家”同样著名的一句话是“饭后一根烟,快乐似神仙”,这句话的发明者是林语堂先生,被当时的烟草商拿去做广告词。 林先生宣称:只要清醒不眠,他就抽烟不止。 他的书都是由尼古丁构成,他自己知道哪一页的尼古丁浓度最高。 不可否认,饭后抽烟的“快乐”确实让人心情舒畅,但人们大多不知道其背后的科学根据,更没有意识到其危害之严重。 首先,饭后血液循环量增加,此时抽烟,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中,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脑袋飘飘然,就如同烟民们描述“神仙”一样的感觉,尤其饭中食用油腻食物后吸一根烟感觉更明显。 实际上,饭后吸烟,是平常吸烟毒害的数倍。 因为饭后人体热量大增,吸烟会使蛋白质和重碳酸盐的基础分泌受到抑制,妨碍食物消化,影响营养吸收。 同时还对胃及十二指肠造成直接损害,使胃肠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等症状。 ■链接?酒是粮食精 酒精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吸收与黏膜的表面积和通透性有关,小肠最快,其次为胃(约25%),再次为大肠,口腔和食管黏膜最慢。 研究表明,饮酒后胃内酒精的浓度接近于饮用酒精原来的浓度,而小肠内为其1/5-1/4(也就是说70%以上被吸收)。 饮酒后消化道内酒精存留的多少与饮酒量、饮酒速度以及酒的种类和身体排泄的能力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饮酒后酒精一般在1~2小时内被全部吸收。 酒精在胃肠道内的代谢称为首过代谢,胃肠道黏膜中有多种酶系参与首过代谢,包括乙醇脱氢酶(ADH)的各种同工酶、细胞色素P450(CYP2E1)和过氧化氢酶。 首过代谢受胃ADH活性的影响,其活性又受基因型、性别、年龄、药物及胃的形态、功能和排空速度的调节。 通过首过代谢乙醇转变为乙醛。 除了胃肠黏膜外,上消化道包括咽、胃及大肠中的很多细菌也能氧化酒精。 胃肠道对酒精的代谢能影响整个机体的酒精生物利用度,并能造成很可能由乙醛介导的局部毒性作用。
烟酒不分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原来不知道,是听到智者说,烟酒不分家之前,更早有句,烟酒要分家这个烟酒要分家,并不是说,烟和酒要真正分开。 而是说:不能又抽了烟,马上在又去喝酒,或者,喝了酒,又马上抽烟。 这就是常说的酗酒酗烟。 在很久前的,老辈们,对这个有讲究的。 抽一根烟,起码过上40分钟到1个小时候,在抽第二根烟。 这就是抽养身烟。 酒也是一样,喝酒时,闵一点酒,慢慢喝一小杯,1两。 就行了,这就是喝养身酒。 而,现代人,喝酒抽烟,乱节操了。 酒一口蒙,烟一根刚抽,第二根来。 这就是酗酒酗烟,谁这么搞,对身体都不好。 这就是吃水果,吃过多过量,也会吃出问题啊?什么洋酒,XO,五粮液,茅台酒,啤酒,葡萄酒,在加雪碧混着喝,这是搞死人的节奏啊。 这不是喝养身酒了。 而且,后面再点根烟,抽了一根没多久又一根烟。 这也不是抽养身烟了。 特别,五粮液这样的烟,搞法更加要不得,把烟丝用酒泡段时间。 在制成五粮液的烟,抽这样的烟,等于喝酒+抽烟,没节操啊。 即不是抽养身烟,又不是喝养身酒。 要不得。 本来都是好的,只因为人,乱了节操,在好的东西,也会变成个不好的东西。
喝酒有什么好处
■喝酒的益处:如果适量地喝酒,又有点好菜,心情舒畅,往往会化害为益,收到意外的好处。 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就越多,故应及时补充。 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均可作为佐菜。 而咸鱼、香肠、腊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与亚硝酸盐,与酒精反应不仅会伤害肝脏,而且易造成口腔与食道粘膜的损害,所以,不宜过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脏遭殃有些人饮酒时只喝酒不吃菜,就会使肝脏遭殃。 从保健角度来说,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菜,这也是饮酒的一个窍门,市场上出售的保肝药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胆碱成分。 而牛肉、烧鸡、鱼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胆碱。 因此,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药。 碱性食物,如醋拌的凉菜、青菜及水果等,对保护肝脏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时吃些呈碱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 在喝酒时多吃鱼、鸡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处。 酒后易渴可吃些水果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将盐分随尿排出。 为补充体内盐分的损失,饮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盐水。 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盐分增加了血液浓度,所以酒后易产生渴感。 这时一杯接一杯地饮水,对肝脏也不利。 最好的办法是吃些水果,这样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体内燃烧,从而减少其对肝脏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时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饮酒同时吃些蔬菜,也可减轻肝脏负担。 醋拌凉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体内燃烧,同时补充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剂,也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喝酒的害处:饮酒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 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 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约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 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又如何限制饮酒的量呢?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 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 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 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 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 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 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 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 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但长期多量饮酒有害。 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 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 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过量饮酒:危害不浅 虽说“无酒不成席”,同时,酒也是“穿肠毒药”,过量饮酒带来的危害也不少。 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了意外,多少人把命断送在这酩酊酣热之际,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间。 令人扼腕,过量饮酒酿悲剧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 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为每日饮酒。 1982年我国酒依赖的发病率仅为0.16‰,到了 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现低龄化现象,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而且也高于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在中国,每年有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人,占总致残率的3.0%。 说到饮酒引发的悲剧,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瞿瑶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后,肝功能刚恢复正常出院的中年患者,适逢新春佳节婚宴接二连三,开始他还能牢记出院时医生的一再嘱附,做到了不管什么酒,也不管什么人劝说,确实一滴不沾。 可就在一次特殊的餐桌上,一位挚友问他闻到什么味道时,他终于也拒绝不了扑鼻而来的茅台诱惑,心想只饮一小杯尝尝新总该不会出事吧!可就是在喝下这杯酒后的第二天,他发现自己小便发黄了,乏力、恶心……就是这杯酒引起他肝炎复发,并很快发展成急性重型肝炎,终因抢救无效而丢掉了性命。 过量饮酒不仅酿成了不胜枚举的悲剧性事件,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个人甚至国家的形象。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说,1994年9月的一天,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从华盛顿飞回莫斯科,按计划他将在途中与爱尔兰总理雷诺兹进行 40 分钟会谈。 就在离开华盛顿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克林顿宴请他,尽管餐桌上没有烈酒,但葡萄酒应有尽有,叶利钦只吃了一小块肉,却频频举杯,杯杯见底。 葡萄酒上头之后,叶利钦的话多了起来,说了不少粗话、“三级笑话”。 翻译官为了“净化”他说的脏话,绞尽了脑汁。 当飞机抵近会面地点善农机场时,叶利钦醒酒了,夫人把衬衫递给他,但他扣纽扣的手总不听使唤。 陪同的官员见事不妙,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让副总理代表总统与雷诺兹举行短暂的会谈。 当副总理下机后,叶利钦掉下了眼泪,对陪同官员羞愧地说:“你们这么做,让我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 过量饮酒,身体很受伤 “饮酒过量,最受伤的莫过于肝脏。 ”瞿瑶教授指出:“酒最核心的化学物质是酒精(即乙醇),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 因为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据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饮 40 克~ 80 克酒精, 10 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 160 克, 8 ~ 10 年就可发生肝硬化,这是多么耸人听闻的数字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厉有名教授告诉记者,他带领一个科研小组,曾对浙江省城乡共 2 万人口做了一个有关酒精摄入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人群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 4.34%,连续 5 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者,48%的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基本发生在饮酒年数大于5年,酒精总摄入量超过100千克的饮酒人群中。 有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比非过量饮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两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70%。 妇女发生乳癌的机会增加20%~60%。 在食管癌患者中,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者仅占2%。 乙型肝炎患者本来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就较大,如果饮酒或过量饮酒,则肝癌发生率将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过量饮酒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良影响:大脑 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 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 生殖器官 酒精会使男性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使未出生的婴儿发生身体缺陷的危险性增高。 心脏 大量饮酒的人会发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 胃 一次大量饮酒会出现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连续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